早在7、8月份,就有市场上的朋友向我们反映:“MCU最近出货变多,价格也在回落,但部分型号的价格仍处于高位”;进入9月份,这一风向迅速转变,朋友直呼:“GD在暴跌”,紧随其后的是各类IC交易群里开始冒出越来越多芯片出货需求,标注低价、超低价甚至明码标价。
MCU自以“ST单片机涨价十几倍”闻名之后,其一直活跃在热门料号排行榜前列,之后以汽车缺MCU(芯)停产而出圈,堪称芯片缺货涨价潮中的“常青树”。从一“芯”难求到当下各类行业IC交易群频繁出现的“出货”截图,大家不禁会在内心敲问一击:坚挺一年的MCU市场要崩盘了吗?
出货增多释放了什么信号?是个例还是普遍存在?如何看待MCU的“暴跌”?……通过一系列采访和验证,芯世相将就以下问题为你详细解答:
01
ST、GD MCU“跌跌不休”
TOP100料号排行榜中MCU市场变化?
MCU芯片是微控制单元的缩写,又名单片机。是把中央处理器、内存、计数器、串口等周边接口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,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,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控制功能。
全球MCU供应商以国外厂商为主,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:全球MCU厂商主要为瑞萨电子(日本,Renesas)、恩智浦(NXP,荷兰)、英飞凌(Infineon,德国)、微芯科技(MicroChip,美国)、意法半导体(ST)等,TOP7头部企业市占率超过80%。
来源:方正证券
具体到国内,目前活跃在国内市场的MCU主要包括以下三类:
国外MCU:代表厂家有ST、NXP、Renesas、Ti等,以工控、医疗、汽车等领域见长;台系MCU:如新唐、盛群等,性价比较高,是以往欧美MCU芯片缺货时的优先替换选项;中国大陆生产MCU,如GD、华大、航顺等,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。
早在9月初的时候,就有了文章开头IC采购小力和朋友的那段对话,“8月份,GD在市场上货开始增多,总觉得的这价格要下来了,9月份之后,货变得更多了,价格开始暴跌”。除了GD外,ST MCU的出货需求也在不断增多,GD MCU价格在现货市场的降幅高于ST。
但值得关注的是,“暴跌”是相对的,这些芯片较常态下仍有不同程度的“溢价”,大概是一颗芯片赚100还是50的差别。
一组MCU芯片代表型号感受一下:
芯世相结合正能量电子网热门料号排行榜 TOP100 中的 MCU 为大家作以下总结分析:
芯片热搜排行榜 Top100 中共有 49 个 MCU 型号,其中 ST 35 个,GD 7个,ON 2个,ATMEL 1个,新唐 1个,NXP 1个,Ti 2个;
ST 品牌 MCU 主要以 32 位 MCU 为主,35个 MCU 中有 31 个均为 32位 MCU;其中 STM32F103 型号11个,STM32F030 型号 5个,STM32F407 型号4个,STM32F105型号3个;其中103是主流入门级,030属于入门级,303是103的升级,带DSP和模拟外设,407是高性能,带DSP和FPU。
结合从现货市场获得的消息来看,ST、GD是市场抛货最多的品牌,除个别品牌型号外,大部分品牌的MCU价格都有所回落,所谓价格“暴跌”只是相对的。
当前来看,中国大陆生产MCU的市场溢价在1到3倍甚至更多;台系MCU的溢价在1到4倍之间,欧美MCU的溢价仍在几倍到几十倍不等。STM32F103 、030、 072 系列,GD32F103、 030 系列价格一直在不断下跌。(以上溢价空间仅供参考,因渠道不同,溢价区间有差别)
02
MCU为什么缺?
为什么涨?
深圳的华强北市场,长期以来是深圳的地标,曾被誉为“中国电子第一街”,掌握着国内近五成公开市场电子元器件现货。因此,华强北芯片现货市场的表现基本代表了各类芯片在渠道市场的表现。
在山寨机的鼎盛时期,业界表示,当时的华强北一跺脚,整个中国、甚至全球手机产业都要抖三抖。而在今年芯片缺货大涨价的背景下,华强北的芯片是下游终端电子业企业的重要补给,谈不上让全球电子产业抖三抖,着实让国内的电子制造业抖几抖,以至于当前关于华强北的信息搜索中多了几分疯狂、投机、暴富故事弥漫的色彩。
要弄清楚MCU为什么缺涨?首先要清楚MCU多达十几倍的缺涨以及出圈主要指芯片在现货市场的表现。
综合MCU缺货涨价史,其大概经历了一下进程:
→涨幅十几倍,比深圳的房价还高→汽车因缺MCU停产→国外MCU原厂喊涨,国内MCU群起替换→国内MCU跟涨→涨价从车用MCU扩散到工业、消费等领域→部分中小企业无法承担高昂成本趋向“躺平”→MCU价格有所回落但仍处高位→MCU零星抛货价格开始松动→ST、GD品牌MCU抛货增多,价格继续回落
去年12月4日,一篇名为《南北大众今起停产!“缺芯”将影响百万产能!》的文章在电子圈蔓延、发酵,汽车缺“芯”话题话题被迅速引爆,有消息追溯到,这家公司停产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对应ECU的MCU的短缺,而南北大众停产也意味当时的情况已经处于无路可走的“穷尽”地步。
结合我们此前总结的芯片涨价的三个必备因素(1.存货少;2.有需求;3.有客户为高价芯片买单。)来看,汽车因缺“芯”停产是坐实MCU涨价事实、促进MCU价格坚挺的重要因素,这从后来掺杂了汽车人“芯酸”如“博世中国高管在朋友圈相约“跳楼”、“汽车芯片厂商绕过Tier1厂商到市场上扫货”、“汽车芯片从13元涨到涨到4000元”等新闻中可以感受到。
车用MCU的紧缺让MCU价格拱起,反之,其供给的缓解让MCU价格松动。
早在今年6月份,就有汽车供应链人士向芯片超人反映,全面缺货已经转变为部分缺货,但MCU还是缺;至8月份该人士表示部分车用MCU供应已经开始缓解,开始有期货;日前,产业链释放消息:十月份供给情况比九月份有较好提升,约有 20%-30%增长。
与此相对应地,在芯片现货市场的MCU也开始出现松动,从几颗典型的汽车芯片价格走势也可以对照上。从当前了解到,目前车用MCU紧缺已经相对缓解,目前汽车芯片紧缺主要集中冷门领域。 当汽车领域需求回落后,在行业淡季、部分行业不堪成本上涨影响“躺平”、监管部门出手整治价格等多重因素影响下,MCU市场像划伤的皮球一样,不断“泄气”,弹性越来越弱。
03
如何看待MCU的“暴跌”?
MCU会崩盘吗?
过去我们讲到“暴跌”,往往会看到“价格跳水”、“明码标价抛售”等关键词,具体可以参照STM8S003在2018年凉凉的行情,彼时,原价1.2元左右的MCU最高涨至4元,时隔8个多月,003价格腰斩,短时间迅速跌价市场价1.3元可拿到,朋友圈和各种群组现大面积抛货,明码标价。
但今年这波芯片缺涨行情中,过去的判断方法似乎已经不再奏效,无论是芯片的涨价触发机制、涨价的品类,涨价范围和程度甚至是行业分析师分析“缺芯何时结束”都到了“阶段内有效”、“几近失灵”的境地。
电子供应链是一个整体,从原材料、设计、制造、封装、测试到芯片、模组、终端工厂再到遍布全球的消费者,以往其中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受“牛鞭效应”影响产业链。
在芯片缺货大涨价的当下,几乎每个环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,各环节厂商为了供应链安全加价抢产能、芯片、原材料,变量因素增多也在很大程度上放大供需的误差,为暴涨芯片的出现提供了温床。
以本文的主角MCU来看,其价格下跌主要有以下因素:
但放眼整个芯片现货市场,出货增多的何止是ST、GD,也有瑞萨、Ti、Vishay等各类品牌。有人把其当作出货做生意的渠道,有人因恐慌出货回笼资金,有时候或许可以思考,ST、GD的出货增多、价格下跌,是否和其溢价太多有关?
从当前来看,“缺芯何时了?市场何时崩盘?”没有定性答案,因为牵扯的芯片品牌、涨价的幅度、参与的人数庞杂,不同的因素相互掣肘:涨时,一鼓作气各方参与把价格的皮球充满;大势回落,有人放弃吹气出货倒戈,充盈的皮球开始出现一点点针孔,随着时间的推移,它不断泄气,价格不断回落。
但本轮芯片缺货涨价潮中,被充满的皮球不止一只。
因此我们看到:芯片没有“暴跌”,只会慢慢跌,有的跌、有点涨,一点不按套路出牌。
当我把以上分享给IC采购小力的时候,他的回答似乎解答了我的疑惑:
有需求,有人找,一缺货,价格马上涨;没需求,有人找,没下单,价格一直跌跌跌;
日前也有行业分析师转述业内前辈的话:“要提示风险了,天天到货垒库存,频频砍单砍产能,不要相信缺货信息了,除了汽车产业链其他基本都不缺了”。不过该分析师认为,可能是部分产品出现了这样的局面,但目前还未到全产业链不缺货的局面,不过可能离这个局面不远了。